2022年 第36期 化州市乡村振兴工作简报

作者:化州市乡村振兴局 来源: 化州市乡村振兴局


落实“三项举措”建立“五项清单”

——化州市推广运用清单制成效明显


日前,化州市制定印发《在乡村治理工作推广应用清单制内容》,在23个镇街和367个行政村(社区)推广运用乡村治理清单制,让村干部清清白白,让群众明明白白,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和便民服务的智慧化,提高处理乡村复杂问题能力与乡村治理效率,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我市乡村治理“清单制”工作,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

一、“三征二审”严把关,确保清单内容合规、可行

一是认真梳理,草拟清单。清单内容准确是推广运用的前提,为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清单制内容,并高效运用到各项村级事务中,我市对乡村治理清单制的梳理和起草工作始终保持严谨态度。经梳理的清单内容涉及农村基层事务的方方面面,对基层微小权力运行具有规范性,对村民的事项办理具有指引性。通过认真采集、梳理事项,我市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,形成乡村治理清单制初稿。二是广泛征询,吸纳意见。为严格把关清单内容,我市清单内容经历三次征询意见。一征即梳理清单初稿后,发函征求相关单位和镇街意见。已分别“横向”征求组织、民政、农业农村、财政等11个部门意见和“纵向”征求23镇街意见。“二征”即采用走访和座谈的方式征询基层干部和村民意见,已深入鉴江东方红村等30多条行政村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交流并征询意见。三征即在前两次征集意见的基础上,修改完善清单,再次发函征求相关单位和镇街意见。三是联合审核,严格把关。为提高审查效率,我市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召开乡村治理清单制联审会议,深入研究讨论清单制内容细则,现场审核、现场修改。联合审核后,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整理出村级小微权力、村级事务、村务公开、村级公共服务以及村级干部负面行为的“五项清单”内容,报市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实施。

二、“线上线下”同展示,解决清单上墙难、查阅难

清单制内容有5大类173小项,数量繁多,难于上墙和查阅。因此,我市在清单展示方式上寻求突破。一是以文、图、表制作清单。将清单制“五项”内容进行简化优化,以文、图、表等简洁方式进行制作。文,即将法规制度核心内容摘要精简,形成条目,划出红线;图,即九项权力清单事项,全部绘制出流程图,一目了然;表,即所有会议记录、公示表格等全部统一标准、统一印制,简洁明了。清单制的文、图、表等均通过文件和宣传册形式下发到镇村,进一步明确每项村级权力事项的名称、具体实施责任主体、政策依据、运行流程、操作步骤、运行过程的公开公示等,形成了“管人管到位,管事管到底”的权力运行体系。二是通过扫码展示内容。我市与文化传媒公司合作,依托文化传媒公司的技术手段将清单内容生成二维码。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只要在微信扫一扫或者识别二维码,便可查阅清单制内容。无需输入冗长的网址符号、无需张贴繁乱的清单墙报,既方便随时随地查阅,提高办事效率,减轻基层负担,又让广大农民朋友清清楚楚干什么事、找谁办、如何办,以及如何参与、怎样监督。截至日前,清单制二维码扫码次数已达1.6万次。三是“线上+线下”多渠道宣传。我市充分利用市政府网、微信平台、村务公开栏、手册指南等,广泛宣传,提升知晓率,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、参与、监督等权利,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确保清单制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运行,做到让群众心中有数、按图办事,干部心中有戒、照单履职。

三、“现教现学”抓应用,推动清单制落实、落细。一是召开现场观摩会。分层级召开乡村治理“清单制”现场观摩会,设置教学展板,现场演示手机扫码查阅的步骤流程,推动清单制易学、易懂、易用。二是定期下沉一线指导。各业务部门安排骨干下沉基层一线,指导镇村有序开展“清单制”试点工作。并定期开展基层大走访活动,宣讲清单制的好经验好做法,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。三是推动村民应用“清单制”。为抓好“清单制”应用,我市将“清单制”与“粤智助”便民服务工作结合推动。目前,我市367个村(社区)已全部同步设置“清单制”二维码和“粤智助”终端机,清单中的部分事项可通过“粤智助”终端机进行办理。村民既清楚事项又可办理事项,在村委会即可现学现用,形成“清单制”与“粤智助”相互推动应用的良好局面。









报:茂名市农业农村局(茂名市乡村振兴局)

化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同志。

发:化州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,各镇(街道)党(工)委和人民政府(办事处),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




以上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网站,未经授权不得改编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相关内容。
经授权使用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州政府网”。
分享到: